關注商店
今日商品數 311
評價分數 (1283)
留言版 (50)
瀏覽人次 (35100)
購買人次 (655)
平均出貨天數 (1)
.商品所在地 臺北市
訂閱商店EDM
看所有商品列表 »
看最新上架商品 »
期刊
人間文學館
當代中國研究
社會性質研究
文藝創作與研究
後殖民研究
古籍校釋
實用工具書
其它
折扣優惠看這裡
商店介紹
購物說明
購物車
留言版 (50)
客服
回首頁
人間出版社
  我們的出版內容: 1.理性認識台灣社會性質的社會科學叢書。 2.整理被湮滅的台灣史料,還原台灣史真實面貌。 3.正直進步的台灣先賢傳略集。 4.揭破國家機器偽善面具的報告文學與創作。
PChome > 商店街首頁 > 書籍與雜誌 > 人間出版社 > 台灣政治經濟叢刊
 


〈商品編號:M01516188〉
獲得現金積點:5 (1點=1元) 說明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間台灣政治經濟叢刊1

作者:涂照彥著/李明峻譯/于閨閑校訂 ISBN:957-8660-00-6 初版:2003.01 頁數:580 開版:15*21 裝訂:平裝
建議售價 $480
一次付清特價 9 折 432
信用卡紅利折抵刷卡金 ( 接受18家銀行紅利折抵辦法 )
優惠活動
先享後付 最長45天內付款!

先享後付 最長45天內付款!

下單選用「AFTEE先享後付」
只需輸入手機號碼,15秒就能輕鬆結帳!
收到繳費簡訊,最長45天內付款就可以!

AFTEE先享後付 詳細說明>
付款方式 
跨店分期0利率 3期/6期
運  費
跨店宅配0元免運

單店購物車滿 490 元(含)以上免運費,未滿者自付運費
郵局 50***
商品所在地 臺北市
 

貨到通知我貨到通知我
加入追蹤加入追蹤 留言版留言版(50)
分享到
 

書籍簡介:

本書從在台灣日籍現代資本部門
和以地主•佃農制為主軸的本地資本部門間的
壓迫和拮抗•支配與弱化的過程
說明台灣經濟殖民地化的本質
並且從剖析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為起點
去掌握台灣戰後資本主義的深部構造
是一部從前殖民地社科工作者立場出發
對殖民地台灣社會的批判•反思•自我認識的巨作…


序言◎涂照彥

  在經濟學領域的殖民地問題研究,恰如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已經提及的,早在自由主義階段初期即已著手進行。而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研究此問題遂成為具有世界史性的共通課題而意義重大。儘管如此,關於殖民地問題的研究卻一直未能取得向經濟學其他領域的研究那種豐碩的成果。其原因何在?是想加以探討。

  第一,迄今的經濟學均以資本主義,尤其以中心國家(或是工業先進國家)為主要研究對象,因而對殖民地問題的研究則採取「接近方式」,即做為與工業先進國家有關聯的外延性存在而加以研究。在那種場合,對殖民地問題的認識只不過是表示統治國對外擴張及統治的重要指標之一而已。因此,對帝國主義統治體制的批判性分析,即成為分析殖民地問題的基本態度。其結果,只能是將研究重點置於講解統治國家方面的所謂「外壓面」,而對殖民地經濟本身的分析反而會被疏漏。

  第二,多半與經濟學中殖民地問題本身的世界史性質有關。亦即殖民地問題的各個方面,一向都被視為研究帝國主義階段的世界史的共通課題。因此,在針對殖民地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時,一直是將研究的焦點至於統治國(帝國主義國家)與被統治國(殖民地)之間的垂直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可以說這是一種片面的分析,是找不到令人滿意的答案的。儘管如此,對諸帝國主義國家各自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各殖民地在其所隸屬的統治國資本主義史上的地位,以及決定上述兩者在世界史和國際諸條件進行分析,則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拙論即必須對日本帝國主義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台灣經濟在日本資本主義中的地位,以及該二者的歷史特殊性做出總結。為此,對同被日本統治的朝鮮自不待言,也須要對美國統治下的菲律賓;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法國統治下的越南以及荷蘭統治下的印尼等,與世界史共存的亞洲(甚至全世界)的各殖民地即諸統治國在世界史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加以分析。這顯然與在分析「國際經濟論」上開拓新領域相關聯。然而以解釋資本主義在世界史上發展的必然性為目的的經濟學以及國際經濟論,目前還不能說已具有足以應付這一需要的充分的研究累積。

  儘管如此,對殖民地問題進行歷史分析,無疑是解析現代帝國主義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關鍵問題。尤其是對於生長在殖民地而矢志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來說,親自客觀地體驗和審視自國充滿苦悶的歷史,並使其對未來抱有期望,乃是不容迴避的課題。尤其對台灣進行研究時,由於各種問題已超出一國範圍,而又可能與今日的國際關係發生重要的聯動關係,因而此刻題所具有的意義十分重大。然而言就此問題非僅限於台灣出身者,這也是才疏學淺得我感於編寫本論文的背景之一。

  但是,對我個人來說,開始從事台灣殖民地經濟問題的研究,是在留學日本後期的幾年,約在結束研究生院博士課程之後。起初,我對國際經濟持有籠統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地迷上了這個課題,為此而於一九六一年的夏天負笈東瀛。此後,痛感需對屬於社會科學的經濟學加以理解,從打基礎開始於斯,在攻讀研究院課程期間,幾乎將時間都用在對經濟學的咀嚼與消化上。

  「東大紛爭」(一九六八年至一九六九年)使我受到不少影響。一向怠惰的我,也感到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正式研究的時期。原試想以低開發國一般性的個案研究來分析戰後的台灣經濟,但由於追溯到戰前殖民地經濟的原點,反而給自己埋下了日後不得不深入探討這一問題的伏筆。此時賜教予我的導師是川田侃先生。在我為問題的探索而大為徬徨之際,他提示了做為本書根本的立論方向。他與踵繼東大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論這一系譜得新渡戶稻造和矢內原忠雄二位大師的學派有一定緣結。事實上,我的研究主題不僅與二位大師對台灣殖民地的經營和研究有關,就連我所開拓的新課題,也是承襲二位大師的研究成果而得以成立的。

  這一研究課題對於當時尚在起步的我來說,確實是一個相當沉重的包袱。我將自己的研究課題設定為「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決定就日本資本主義的統治及經營的變化條件,以及隨之而來的台灣殖民地社會的經濟結構及其變化加以全面敘述。而日本資本侵入台灣以及由此引起的台灣本地資本的變化,則是本書所要研究的主軸之一。而對與此相關聯的問題的認識、分析的角度及內容的構成等,則由於在序章中已做詳述,擬在此加以省略不贅。

  拙論的主要結構早已設定,但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仍然遇到許多困難,時而也有很深的感觸。各種調查報告、統計資料以及各種論文,均係統治國日本專為適合於其推行殖民地統治及經營為目的而寫的。然而有關我們自己台灣社會的資料,即使包括個人傳記在內,也是非常貧乏的,也可以說是空白。台灣本地文化累積之缺乏,正說明本地社會及民眾長期受殖民統治造成的結果,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而今仍然暴露出台灣自身文化的荒蕪這種悲慘的事實。

  由於上述原因,如拙論中出現資料調查不足,或因粗淺的推論而造成錯誤,或在結構上出現論述不貼切等瑕疵,成了一本厚而成果微薄的書籍,這完全是由於個人能力有限,惶恐之至。尚祈諸位讀者不吝指教。

  拙論之所以能夠勉強完成而得以付梓,功在受惠於良好的研究條件,以及多位良師、前輩和朋友們的幫助。其中,楊井克已和川田侃兩位老師,自碩士課程到博士課程,一直給予我寶貴得訓諭。尤其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川田老師甚至在日文的文章寫作方面,也給予我細密的教導。在此期間,我還獲得聆聽應用經濟學課程各位老師的講授及實習的機會。其中,受隅谷三喜男和大內力兩位老師的薰陶尤深。還有幫我審閱初稿的渡邊尚氏(現任京都大學副教授),以及在出版之際佐伯尚美老師從結構問題到細節的敘述方面不惜餘力地給予我懇切的建議,令我感到非常幸運。此外,我還要衷心地感謝讓我充分利用圖書的東大經濟學部圖書館,以及在資料方面給予我多方援助的亞洲經濟研究所、財團法人糖業協會和其他諸機構,以及朋友、前輩得大力鼎助。

  在出版之際,承蒙川田侃老師得推薦及東京大學出版社的支持,接受了學術書籍出版基金的特別撥款資助而得以出版,非常感謝。還有,該出版會的石井和夫惠予筆者多方照顧,接受了學術書籍出版基金的特別撥款資助而得以出版,非常感謝。還有,該出版會的石井和夫惠予筆者多方照顧,以及煩勞渡邊勳氏的校正與裝訂,在此一併致謝。對於以上諸君的大力協助,著者實感銘五內,在此謹獻上最深厚的謝意。另外,從內心感謝自研究院從事此項研究以來,一直心勞助我的妻子──秀美。

一九七五年四月
寫於長崎縣立國際經濟大學研究室(佐世保•相浦)


目錄:
序言
漢譯版序言
序章 研究課題與分析觀點---一
 一 前言---一
 二 再斟酌•再研究---二
  1.矢內原忠雄著書『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2.川野重任著書『台灣米穀經濟論』
  3.張漢裕與馬若孟的論文
  4.結語
 三 對問題的認識及分析角度---一一
第一章 台灣經濟的歷史特徵及商品經濟---一七
 第一節 前期性商品經濟的發達---十七
  一 地主土地所有形態的產生---十七
  二 商業性農業的發達---二十
  三 對日本殖民地經營的限制---二五
 第二節 資本主義生長的「基礎工程」---三三
  一 運用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三三
  二 推行土地調查工作---三六
  三 完善貨幣•金融制度---四一
  四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確立---四六
第二章 台灣經濟的殖民地化過程---五五
 第一節 現代製糖業的勃興---五五
  一 移植現代製糖業的契機---五六
  二 糖業保護政策的展開---五八
  三 現代製糖業的發達---六三
 第二節 蓬萊米的登台及普及---六九
  一 蓬萊米與日本農業問題---六九
  二 稻米增殖事業的展開---七五
  三 蓬萊米的普及與發達---八二
 第三節 「糖•米相剋」關係的展開---八九
  一 種甘蔗與稻穀面積的增減---八九
  二 「糖•米相剋」的內容---九七
  三 製糖社會彌補政策的展開---一O四
  四 國加強全的介入措施---一O八
 第四節 軍需「工業化」的起步---一二一
  一 再重新改組的新動向---一二一
  二 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及其意義---一二五
  三 資金的籌措---一三O
  四 勞動力的動員---一三八
  五 「工業化」的進展---一四三
第三章 台灣農業的畸形整編---一五五
 第一節 對外經濟關係的扭曲---一五五
 第二節 現代製糖業對台灣的滲透---一六五
  一 砂糖工業部門的資本主義化---一六五
  二 土地統治關係的發展---一六七
 第三節 稻米商品經濟的發達---一八二
  一 生產過程中的種稻結構---一八二
   1.稻農的規模及其階層結構---一八二
   2.本地地主與佃農關係的演變---一八六
   3.米穀集聚結構---一九一
  二 流通過程的跛足形發展---一九五
   1.「土壟間」的形成與發達---一九五
   2.交易過程的雙重結構---二O一
 第四節 農業經濟日益窘迫---二一五
  一 農業經營結構的梗概---二一五
  二 稻農的經濟情況---二二O
   1.對其經營結構的分析---二二O
   2.對農家所得的分析---二二九
   3.對農家生活水平的分析---二三二
  三 蔗農的經濟情況---二三四
   1.對其經營結構的分析---二三四
   2.對農家所得的分析---二四一
   3.對農家生活水平的分析---二四五
 第五節 農民階層分化的趨勢---二五一
  一 農民階層分化的動向---二五一
  二 農民階層分化的主要原因──結構探討---二五五
  三 一種解釋---二六二

第四章 日本資本的統治及擴張---二六九
 第一節 台灣銀行的作用---二七O
  一 糖業金融機構的確立---二七O
  二 糖業金融的發展---二七三
 第二節 糖業壟斷資本的形成---二八O
  一 日本國內資本的擴張---二八O
  二 第一次合併運動的展開---二八四
   1.歐美資本的敗退---二八四
   2.土地資本的從屬化---二八六
   3.日本資本合併運動的發展---二九一
 第三節 糖業資本的膨脹與重新結合---二九九
 一 糖業資本的膨脹---二九九
  二 第二次合併運動的展開---三O七
  三 砂糖金融機構的破產---三一二
 第四節 日本資本投資領域的多面化---三二三
  一 糖業資本的多面化投資---三二三
   1.投資事業的多面化---三二三
   2.第三次合併運動的展開---三三一
  二 日本財閥資本的新括張---三三五
  三 國策會社──台灣拓殖會社的登台---三四四
  四 台灣當地日系資本的抬頭---三四三
  五 日本資本統治的全盛時期---三五三
第五章 台灣本地資本的對應與變化---三六七
 第一節 台灣本地資本的生存形態及特徵---三六八
  一 本地資本勢力的形成和生存形態---三六八
   1.共同體式的莊堡(村落)組織---三六八
   2.郊商組織的發達---三七O
   3.台灣本地資本的存在形態---三七三
  二 強制開港以後---三七四
   1.茶的出口過程---三七五
   2.砂糖的出口交易---三七七
 第二節 本地資本的「整頓」和從屬化---三八八
  一 「整頓」的內容---三八八
   1.地主階級的「整頓」---三八八
   2.對商人階級的限制---三九O
   3.本地新興勢力的萌芽---三九三
  二 從屬化的實際情況---三九五
  三 五大族系資本的動向---三九八
 第三節 本地族系資本的分化和變貌---四O八
  一 投資活動日見旺盛---四O八
   1.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繁榮---四O八
   2.族系資本的投資活動---四一六
   3.族系資本發展的界限---四二三
  二 民族運動出現分化---四二六
   1.殖民地民族運動的展開---四二七
   2.與殖民地社會經濟的關連---四二九
   3.族系資本的動向---四三O
  三 族系資本勢力的衰退---四三三
   1.積累來源的枯竭---四三三
   2.一九三O年代以後的投資活動---四三五
   3.族系資本勢力的衰落四四六
 第四節 地主制的殘存與地主勢力的衰退---四六四
  一 土地所有分部的變化---四六四
   1.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三二年間的變化---四六四
   2.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九年間的變化---四七O
   3.日本殖民地統治的結果---四七五
  二 日本勸業銀行向農村擴張---四七五
   1.勸業銀行的性質及其政府的保護措施---四七五
   2.對台灣貸款的內容---四七七
 第五節 農村高利貸的金融活動---四九二
  一 台灣農村金融高利貸活動之類型---四九二
   1.三種類型---四九二
   2.第一種類型:外銷商品作物中的高利貸金融活動---四九四
    (1)茶葉金融---四九四
    (2)糖業金融---四九八
    (3)稻作金融---五O一
   3.第二種類型:舊的商業組織之高利貸金融活動---五O五
   4.第三種類型:傳統庄堡社社會中的農村高利貸金融活動---五O六
  二 農村信用組合與高利貸金融活動---五O九
   1.農村信用組合的發展---五O九
   2.農村信用組合的金融活動---五一三
   3.農村高利貸地主勢力的對策---五一七
   4.農家賃款經濟的窘迫---五二一
終章 總結與展望---五三五
  一 對關鍵問題點的再確認---五三五
  二 台灣殖民經濟的特徵---五三六
  三 對戰後經濟的展望---五三九
圖書出版品
ISBN/EISBN 9789578660007

    政策宣導

  • 為防治動物傳染病,境外動物或動物產品等應施檢疫物輸入我國,應符合動物檢疫規定,並依規定申請檢疫。擅自輸入屬禁止輸入之應施檢疫物者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應施檢疫物之輸入人或代理人未依規定申請檢疫者,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 境外商品不得隨貨贈送應施檢疫物。
  • 收件人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規定,未將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送交輸出入動物檢疫機關銷燬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寄送時間:預計訂單成立後 7 個工作天內送達(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如專櫃商店有約定出貨日將於約定出貨寄送。
送貨方式:透過宅配或是郵局配送。
您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且聯繫不上逾三天者,您的訂單將被取消並退款。
送貨範圍:限台灣本島地區。
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若有台灣本島以外地區送貨需求,收貨人地址請填台灣本島親友的地址)。
? 根據消保法規定,消費者享有商品到貨7天猶豫期之權益,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退回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且包裝完整(請保持商品、附件、包裝、廠商紙箱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之完整性),否則恕不接受退訂。

? 若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若有退訂需求,請於到貨7天內至【我的帳戶】點選退貨申請並於退貨申請網頁填妥相關資料,並將原商品備妥並自行負擔運費將退貨商品寄至【專櫃商店地址(請透過「私訊」與專櫃商店確認退回地址)】,您退回之商品將由專櫃商店進行驗收。

? 若退款過程中需請您提供銷退憑證文件(如折讓單、公司戶發票),請將所收到的發票以掛號方式寄回至商店街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地址:(106)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5樓。

? 退回之商品應保持原商品完整包裝,連同零配件、贈品、使用手冊、註冊回函…等,勿缺件,外盒勿損毀,請以專櫃商店寄送時的原始包裝再原封備妥,若紙箱已遺失,請於商品外盒上再包裝,勿直接讓商品原廠外盒粘貼宅配單或書寫文字,原廠外盒損毀或是商品缺件,將無法受理退貨或視損毀程度折扣退款金額。

? 專櫃商店於收到商品並確認驗收無誤後,將於7個工作天內進行退款流程,退款日當天會發送mail至您的聯絡信箱。

詳情請見 人間出版社 購物說明
如對本產品有任何問題,請洽 人間出版社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