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雞血石並不像其他石材講究繁複的雕工,
反而特別重視血色和質地自然紋路的配合,
因而麗質天生的條件,在眾多石材中出類拔萃,
而非一般工藝品可以比擬。雞血石發現於中國明代,
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光景。除了雕刻工藝外,又將它切磨成印章,
作為皇宮、王府貴重珍藏品。現今產地浙江省昌化縣玉岩山,
早已封坑絕礦多年。巿場真品已不多見,
而血色鮮活質地純淨的雞血石更如鳳毛麟角難得一見,
極具收藏價值!
一、形成 雞血石為朱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岭石,
在地形石之中而形成,這樣兩者交融, 共生的天然寶石,
國內外是極為罕見的。
二、石質 雞血石的成份是硫化汞, 石質則為地形石或高岭石,
硬度為 2 至 3 度。石中時常帶有水銀斑及少量的石英顆粒突起於石頭表面。
雞血石中除主要成份除了硫化汞外,還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
如鐵、鈦,它們是深色染劑,它的含量多少是雞血呈現不同紅色的主要原因,
含量多則血色呈暗紅色。另外,雞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
如硒、碲,這也是雞血在光照和熱烤下退色或變色(呈現暗紅)的主要原因。
三、分布昌化雞血石產地在浙江省昌化縣上溪鄉玉岩山,礦脈分布在康山岭一帶。
四、開採 雞血石開採于明初,當時雞血石露出岩石表層,
古人根据冷縮熱漲的原理,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雞血石上燒柴,
岩石全部燒熱後,用冰冷的溪水澆潑,使石頭分裂,
再用鐵鏟很容易即把雞血石採下。這樣的開採少有裂痕,
但雞血石在沒有開採出前很可能多已變黑或變暗,
而採出量也非常小。這种採法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基于表層露出的雞血石都已採竭,因而改用炸藥爆破,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五、種類及分別 昌化雞血石有老坑,新坑之別,
凡顏色鮮艷,質地透明,半透明的石料多屬老坑所產。
新坑大多色彩,透明次之。
六、主要品名
1、羊脂地雞血:奶白色凍地之雞血石。
2、藕粉地雞血:灰白微青色之雞血石。
3、桃花地雞血:淡粉紅色地之雞血石。
4、紅花地雞血:布滿紅色花斑地之雞血石。
5、肉糕地雞血:雞油黃、栗黃色凍地之雞血石。
6、荸齊糕地雞血:淡黃色地之雞血石。
7、豆青地雞血:淺灰微綠色地之雞血石。
8、田黃地雞血:黃金黃、正黃色凍地之雞血石。
9、牛角地雞血;深灰色,黑色地之雞血石。
10、“劉關張”:白、紅、黑並陳的雞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