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
■ 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Sergey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Titan?

徐鵬博 文

這幾年來,只要阿巴多指揮琉森音樂節的音樂會,愛樂者無不把它視為樂壇盛事。當然,2009年的夏天也是如此,這位具有領袖魅力的大指揮家以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開啟這個傳統深遠的琉森音樂節。早在2003年,阿巴多和這個管弦樂團的創立者、同時也是藝術總監海夫利格(Michael Haefliger)一起,聚集當代國際知名的獨奏家與室內樂合奏者一起演出。這種難得一見的景況在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其實早在1938年,同樣是義大利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也集合了當時最精英的音樂家們,成立了音樂節。而今日的琉森音樂節阿巴多為馬勒交響曲帶來生動精彩且富於靈感的詮釋──如同聽眾給予的反應一樣──,毫不保留地呈現所有期待。在彈奏了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後,現年22歲的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同樣地也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因為她的彈奏個性十足,而且音色豐富。

這場在2009年夏天的音樂會所選定的曲目是根據「自然的主題」而定的──這個主題也與琉森音樂節息息相關,因為琉森正是整個歐洲具有最美麗風景的地點之一:琉森湖美得令人難忘,而阿爾卑斯山的壯麗美景也同樣迷人。在音樂在演奏時,這個主題就如同呼之欲出:「馬勒創作『第一號交響曲』一開始的部分,就像大自然所發出的聲響。」

馬勒的「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第一版)完成於1888年,隔年在布達佩斯特舉行世界首演,當時他已經被匈牙利歌劇院任命為指揮一職。在布達佩斯特首演時,在樂譜上還沒有文字指示,但是在之後的演出上,馬勒為每一個樂章都添加了一段標題:

第一部分:來自青年時代-花朵、果實與荊棘的幾個片段(From the Days of Youth - Blumen, Fruchte und Dornenstucke),其中再分為「永遠不止息的春天-描繪大地春曉、陽光乍現的序奏」、「花朵」、「陽帆」三個小部分

第二部分:人間的喜劇(Commedia umana),其中再分為「卡洛特風格的葬禮進行曲」(A dead march in the manner of Callot)與「從地獄到天堂」(Dall’inferno al Paradiso)兩個小部分。

「卡洛特風格的葬禮進行曲」-馬勒在流傳於德國南部的古老童話,名為「獵人的葬體」的一幅諷刺畫中,找到了形容這個樂段的靈感。在這幅漫畫裡,森林裡的動物們圍繞在一個獵人屍體的周圍,前往他的墳墓,野兔拿著旗幟,由一個來自波西米亞鄉村的音樂家們所組成的樂隊做前導,貓、蟾蜍、烏鴉等動物跟隨著他們一起走,還有雄鹿、羚羊、狐狸……,幾乎森林裡的所有走獸飛禽都在這漫畫裡了。漫畫表面看起來雖然悲傷,但骨子裡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開玩笑似的反諷與滑稽。

馬勒也從浪漫派早期的著作裡-作家保羅(Jean Paul)描繪出一個怪誕的世界-為這首交響曲找到創作的靈感;另外,阿尼(Achim con Arnim)和布蘭塔諾(Clemens Brentano)兩位詩人在1802 到1806 年間所收集的德國民間歌謠「少年的神奇號角」(Des Knaben Wunderhorn)也是馬勒的靈感素材來源。至於「巨人」(Titan)這個標題的靈感也是來自保羅小說裡的角色,古希臘神祗之中的「泰坦」,在小說裡,兩位巨人努力追求智識的自由與歡愉,也是馬勒創作的原型之一。

第一部分一開始以緩慢氛圍描繪夏日充滿薄霧的清晨,而有如歡慶般聲響的喧囂則貫穿這個清晨的寧靜而成為主角,這幅景象不難讓人想起馬勒早期創作的一首歌曲「今晨我走過田野」(Ging heut Morgen ubers Feld),巧的是,這首歌的旋律也正是這個樂章的重要主題。這首交響曲的第二部分則以一首莊嚴的葬禮進行曲起始,馬勒將雅克(Frere Jacques)創作的兒歌改成a小調的版本,同時也用上了自己的歌曲「那雙藍色的眼睛」(Die zwei blauen Augen),這首歌曲旋律裡所傳達的苦痛與悲哀,與前述的兒歌成為諷刺性的對比。

在首演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這首交響曲都一直以這五個小部分組成,直至1893-1896年間馬勒大幅度的修改此曲,不止是管弦樂配器的部分有所更動,此外大筆一揮,將第二個小部分「花朵」拿掉,剩下的四個小部分就成為現在我們常見的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永遠不止息的春天-描繪大地春曉、陽光乍現的序奏」-緩慢而沉重的,像自然的聲音,一開始非常從容不迫
(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 Im Anfang sehr gemachlich)
第二樂章:「陽帆」-強而有力,但是不要太快
(Kra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第三樂章:「卡洛特風格的葬禮進行曲」-莊嚴而且威嚴的,不要太緩慢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第四樂章:「從地獄到天堂」-如暴風雨般
(Sturmisch bewegt)

普羅高菲夫1891年出生於烏克蘭的桑佐夫卡(Sontsovka),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地產商人,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身為業餘鋼琴家的母親就積極地培養他在音樂上的才華,而他在五歲時即開始嘗試作曲,其作曲老師為當時的俄羅斯大作曲家葛利耶爾(Reinhold Gliere)。1904年,在作曲家葛拉祖諾夫(Alexander Glazunov)的建議之下,普羅高菲夫的雙親允許他進入聖彼得堡音樂會,他在那裡學習鋼琴以及作曲技法直至1914年,這時期他受到作曲家李亞道夫(Anatoly Lyadov)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Andreevich Rimskii-Korsakov)等人的教導,不過總的來說他受到學長們,包括阿薩夫耶夫(Boris Vladimirovich Asafyev)與米亞斯可夫斯基(Nikolay Myaskovsky)等人的影響更大。由於成為管風琴師的學徒,普羅高菲夫免受軍隊的徵召,而十月革命之後他更前往美國演出,而他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於1921年12月16日在美國芝加哥首演。

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開始以俄羅斯旋律主題開始,豎笛獨奏早在1916-1917年即寫成,而在這段獨奏之後接續的則是一段活力十足的快板,鋼琴的獨奏也跟著開始進場,以鋼琴獨奏構成了第一樂章的第三個主題,這個主題是這個樂章的基礎,普羅高菲夫早在1911年就譜寫此樂段。第二樂章以變奏曲型式寫成,普羅高菲夫於1913年開始構思此旋律,它一開始以木管開頭,接連的是五首變奏曲(其中兩首是在1916-1917年寫成的)。第一段變奏交由器樂獨奏,第二段由鋼琴演奏出如暴風雨一般的氛圍,第三段則是具有冥想氣息的緩板,第四段則加入打擊樂重現主題旋律,第五段音樂雖然唐突,但卻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樂章則納入了原本於1918年完成、最後卻丟棄的一首弦樂四重奏裡的兩個旋律主題,由巴松管吹奏的旋律展開此樂章,接續的主題旋律則較為抒情,減緩了緊張感,接著再由打擊樂所展現的活力,精彩地衝刺至尾聲。

《演出者介紹》

鋼琴家 王羽佳 Yuja Wang
王羽佳是繼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