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有音樂才能驅動他,他演奏不是為了要影響別人。
沒有任何企圖,他是一個自由之人。

神祕的李希特
俄羅斯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一直是古典樂壇上的一道謎。他獨特的詮釋方式,漠然的性格(不愛受訪、不愛錄音、也不愛搭飛機和乘船),及鐵幕蘇聯的國族背景,為他的琴聲增添了諸多神祕色彩。

由於李希特的低調與古怪個性,讓世人對他充滿了不少誤解,有人謠傳他是同性戀,也有傳聞說他有個祕密情人。加上他生在蘇聯鐵幕,且經歷過俄羅斯內戰及二次大戰,更讓他的人生傳奇性參雜了一些難以被證實的蜚言流語。所幸,布諾.孟塞傑(Bruno Monsaigneon)的這部紀錄片問世之後,讓世人得以窺知這位鋼琴大師的歷程。本片由年邁的李希特親自現身說法,娓娓道出蘇聯政局的變遷,是如何影響他的生涯與家庭,以及他在政治場合或是演奏場合上,是如何以琴聲去對抗主流。他的琴聲不但是歷史,更超越了政治界線,也因此被政治受限,而這部紀錄片,無疑是為廣大的樂迷們開了一扇通往李希特音樂的大門。

影片中,我們發現李希特冷靜而且淡漠地述說往事,以及記者們對於他的理解,諸如:記者們厭惡他的臨時取消演奏會;他則討厭卡拉揚的噁心作態;但也有同代的音樂家也不吝嗇對李希特的讚賞,其中包括加拿大的鋼琴怪傑-顧爾德(Gleen Gould)。顧爾德不喜愛舒伯特,但他卻喜歡李希特所詮釋的舒伯特,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更以「當代最偉大的德布西演奏家」讚美李希特;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則在李希特演奏拉威爾時熱淚盈眶。

導演 布諾.孟塞傑 Bruno Monsaigneon
1943年出生於巴黎,他本身也是一位小提琴家及作家,這三十年來他致力於音樂家的紀錄片拍攝,獲獎無數。他因為長期拍攝曼紐因(Yehudi Menuhin)跟顧爾德,讓他成名於紀錄片界。孟塞傑曾被譽為「以耳朵拍片的導演」,他對於音樂的敏感及捕捉,如他的電影一般。他集結了多年來搜集的龐大資料,完成了《顧爾德的時光之旅》此部音樂傳記片,從音樂、文學的角度來剖析天賦異稟的顧爾德,並因為他的風格冷靜而帶出不同的哲思。

他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與李希特本人接觸,而為了捕捉大師的真實性格,他更是幾乎天天與大師碰面,參與他的演奏會、拍攝大師的一舉一動、細膩記錄下大師絕無僅有的訪談對話,堪稱是一部珍貴無比的音樂紀錄片傑作!


謎樣李希特
神秘鋼琴大師的琴聲世界
           麥克 文

神祕的李希特
俄羅斯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一直是古典樂壇上的一道謎。他獨特的詮釋方式,漠然的性格(不愛受訪、不愛錄音、也不愛搭飛機和乘船),及鐵幕蘇聯的國族背景,為他的琴聲增添了諸多神祕色彩。

由於李希特的低調與古怪個性,讓世人對他充滿了不少誤解,有人謠傳他是同性戀,也有傳聞說他有個祕密情人。加上他生在蘇聯鐵幕,且經歷過俄羅斯內戰及二次大戰,更讓他的人生傳奇性參雜了一些難以被證實的蜚言流語,對於這位被譽為“現代李斯特”的鋼琴家的樂迷來說,不免有些遺憾。

所幸,布諾.孟塞傑(Bruno Monsaigneon)的這部紀錄片問世之後,讓世人得以窺知這位鋼琴大師的歷程。本片由年邁的李希特親自現身說法,娓娓道出蘇聯政局的變遷,是如何影響他的生涯與家庭,以及他在政治場合或是演奏場合上,是如何以琴聲去對抗主流。他的琴聲不但是歷史,更超越了政治界線,也因此被政治受限,而這部紀錄片,無疑是為廣大的樂迷們開了一扇通往李希特音樂的大門。

李希特的背景
李希特出生於1915年的烏克蘭,父親是德國鋼琴家,母親則是俄國大地主的女兒。俄羅斯內戰發生時,年僅三歲的李希特曾借住阿姨家,直到1921年全家才在奧德賽(Odessa)重新團聚。一開始李希特因受到阿姨的影響,非常喜歡繪畫,也是一位優秀的畫家。直到12歲時,父親介紹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拉特夫(David Oistrakh)給他認識,兩人從此結為好友,才開啟了李希特對於音樂的喜愛。因此,影片中也不時出現對於大衛的回憶。

李希特自小受到父親的嚴格教導,但母親總是要他多放鬆,在進入音樂學院之前,他的鋼琴多半是自學,同時因為父親的交友廣泛,他對文學、建築以及繪畫也多有涉獵,讓他一度曾想當建築師。青少年時期,他還未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訓練就已經擁高超的琴藝,15歲時開始在一些俱樂部擔任伴奏,19歲時所舉辦的第一次公開演奏會,竟然是在奧德賽著名的「工程師俱樂部」。三年後,22歲的他才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接受涅高斯(Heinrich Neuhaus)指導。涅高斯一聽到他的琴音就視他為天才,而李希特也視涅高斯如父,他在影片中說到涅高斯是如何開啟他對聲音的了解,教導了他琴聲中靜默的力量。李希特也在紀錄片中提到,他有三位老師:涅高斯、父親及華格納。他在音樂學院一念就念了七年(1937-1943),他對學校生活的厭惡,可見一斑。但在求學階段他的周圍也發生了許多大事,其中包含第二次世界大戰。

親人與鋼琴之間
影片中李希特形容他人生最灰暗的一章,就是他父親過世的那段時間。因為父親是德國人,戰亂時留在蘇聯相當危險,但母親當時在奧德賽另有一位德國情人,所以不想離開,而此舉也影響了李希特的父親,最後父親鋃鐺入獄遭到槍決,而這位德國情人則輾轉跟著母親一同到了莫斯科,成為他的繼父,並佯裝是他父親的兄弟,用著“李希特”的姓。他對繼父的行為無法諒解,然而更戲劇化的是,李希特母親戰後不久隨繼父搬到德國,當他在維也納首演的那天,繼父無情地告知他母親病危的消息,在醫院時他們短暫相見交談,母子臨別一會,中間相隔了二十年之久。

李希特的家庭背景影響他相當深遠。片中我們聽到李希特談論著父親的死去,以及對繼父的不屑,伴隨著浪潮席捲而來,接著講到母親的逝世,我們看到李希特在母親葬禮的珍貴畫面,並搭配他彈奏華格納的經典片段:在演奏舞台上擺一盞蠟燭,全場光線熄滅,只留照著譜的蠟燭,就連他的臉和手部也不讓人看見。那是純然的李希特時刻,燭火中閃爍著的溫柔與精準的琴音,充滿著矛盾及療癒。

李希特年輕時的琴聲,總是時而暴烈時而溫柔,或許有一些個人的內在因素。他花了四天苦心快速地彈熟了普羅高菲夫(Sergey Prokofiev)的第七號奏鳴曲,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瑪麗亞.尤蒂娜(Maria Yudina),這位優秀、反叛又才華洋溢的俄羅斯女鋼琴家,也讓李希特在言談中,透露出極欣賞的態度,甚至在她的葬禮上為她獻彈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v)的曲子,只因為她覺得李希特適合彈奏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曲。李希特也當過一次指揮,而且是指揮好友普羅高菲夫的交響協奏曲,因為普羅高菲夫被當局文化部所厭惡,無人願意演出。導演適時的在影片中放入這支曲子,曲調之快速與嘲諷,帶著一種荒誕感。

影片緊接著播放李希特彈奏巴哈d小調鋼琴協奏曲片段。這種藉由音樂與知己團聚的神聖時刻,成了李希特琴聲的一大抒發。他更稱此為他所理解的“巴哈”,也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大指標,讓他燃起了雄雄熱情。在當時,他也是鐵幕政權下,被禁止出國演奏的優秀蘇聯音樂家之一,他不斷地被秘密警察跟蹤,一方面是因為怕他憑藉著優秀才華,叛逃他國;另一方面則是某種共黨主義下的跟蹤行為。直到史達林去世之前,他都不曾出國演奏,在史達林的葬禮上,他選了巴哈的賦格曲,作為他反蘇維埃政權的一種音樂抗議,想當然爾,他當場就被警察帶離了鋼琴。這段歷史從李希特親口說來,帶著坦率及愉悅,更不時閃爍出狡黠智慧的活潑神色,與他的琴聲相得益彰。

個人主義者
如果說本片的第一部,是導演布諾.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