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C 周邊 NB 通訊 數位 家電 日用 食品 生活 休閒 美妝 衣鞋包錶
PChome > 商店街首頁 > 3C周邊 > PChome 24h購物
 


〈商品編號:M66483952〉
獲得現金積點:4 (1點=1元) 說明
 

政府、銀行和房地產的合作與衝突:基於動態博弈視角的房價調控均衡政策探索研究

建議售價 $450
一次付清特價 85 折 383
0利率分期價
30利率 每期$127 接受29家銀行
60利率 每期$63 接受29家銀行
信用卡紅利折抵刷卡金 ( 接受18家銀行紅利折抵辦法 )
付款方式 
運  費

購物車滿 490 元(含)以上免運費,未滿者自付運費
宅配 75***
商品所在地 台北市
  
加入追蹤加入追蹤 留言版留言版(27730)
分享到
 

<內容簡介>

歷年來,為引導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中國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但是對於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果,業界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評估標準。從控制資金的角度,我們將2000-2013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分為資金供給類、房價調控類和稅收調控類三類。這三類房地產政策分別從銀行和房地產行業方面直接作用於供給和消費環節,產生較為直觀的政策效果。
資金供給類政策的調控對象主要是銀行,作用於銀行信貸。2003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對信貸條件進行限制,加強房地產信貸,四證取得後才能發放貸款,並且提高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其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都做出了很多嚴格的規定,刹住了開發區圈地之風,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改變了地方政府的違規影響。但是各銀行因自身利益使然,以該規定缺乏操作性為由,對房地產商暗地通融。隨後出抬的土地政策加強了該規定的效果,至2003年12月底,基本刹住了開發區圈地之風。央行從2005年到2007年多次進行調息:2005年3月央行調整房貸利率,二次加息;2006年4月,央行8次上調存貸款利率,房貸利率再次上調,但是房價繼續上漲,漲幅相對平穩,中小戶型增加;央行2007年首度再次加息(全年共計6次加息,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嚴打炒房行為。
房價調控類政策主要針對房價本身進行調控,繼2010年「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城市,要在一定時間內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之後,2011年出抬的「新國八條」「國五條」加強限購限價。2013年提出銷售均價,原則上按照比同地段、同品質的商品住房價格低30%左右的水準確定,增加住房供應。
稅收調控類政策的調控對象為銀行和房地產行業,通過調控稅收抑制或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2000年啓動住房消費、對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個人和銀行都免稅、租賃所取得收入稅收稅率減少的政策,大力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2001年對住房消費採用扶持政策,積極促進房地產業發展;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力度,拉動經濟增長。同年,消化積壓商品房政策出抬,對1998年6月30日以前的商業用房、寫字樓、住房免營業稅、契稅,行政事業性收費,配合國家住房制度改革,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健康發展,促進房地產業發展。自1991年的房改政策推行以來,國家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使得房地產行業迅速蓬勃發展起來,也因此使得房地產行業增長速度過快。國家從2002年開始採取抑制性稅收政策對房地產行業進行抑制,2005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出抬的《關於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對個人買賣二手房進行控制,徵收相關費用,提高二手房交易成本。2006年和2007年分別出抬「國六條」和向房地產開發企業徵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稅等政策,分別對消費者住房轉讓和房地產行業的交易成本進行施壓。2009年、2010年和2013年相繼出抬的房地產稅收調控政策對住房交易、土地配置和投機炒房進行進一步遏制。
一系列政策出抬均從單個行業節點出發,政策調控效果的效果評估不夠全面,考慮行業間的傳導與疊加效應對政策效果的評估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本書將基於行業間的傳導與疊加建立高階馬爾科夫鏈,模擬三個行業在有無行業傳導與疊加的情況下的行業狀態轉移情況,運用壓力測試檢測政府、銀行和房地產的政策敏感性,對往期政策進行評估,並為未來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考視角。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全球房價調控政策整理與總結
第一節 房地產市場價格決定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中國房地產發展歷史及歷年房價調控政策
一、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歷史階段
二、中國房價調控政策
第三節 國外歷年房價調控政策
一、美國
二、英國
三、德國
四、法國
五、日本
六、其他典型國家
七、結論
第四節 總結與分析
一、房價上漲,福利損失幾何
二、房價上漲,「天花板」在哪
第二章 中國房價調控政策評估與績效分析
第一節 社會福利、社會成本的測量與估算方式
一、社會福利因子
二、成本因子
第二節 樓市迷局中某商業銀行住房抵押貸款信用風險實證分析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實證分析
四、結論
第三節 基於社會成本干預模型研究的房價調控政策績效評估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三、抑制性調控政策對社會成本壓力測試模型構建
四、實證分析
五、降低社會成本,提高房價調控政策績效的對策和建議
第四節 基於ARIMA模型和干預分析的房價調控政策績效再評估
一、導論
二、文獻綜述
三、理論基礎
四、實證分析
五、研究結果與分析
六、結論
第五節 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靈敏度與情景分析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三、理論模型
四、實證分析
五、結論及建議
第六節 基於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金融市場穩定視角的「後危機」時代房價調控政策建議與對策
一、引論
二、文獻綜述
三、理論框架
四、實證研究
五、建議與對策
第三章 政府、銀行、房地產商博弈模式研究
第一節 政府、銀行、房地產商三方關係研究
一、政府、銀行與房地產商的博弈框架
二、政府、銀行與房地產商的博弈解讀
三、結論
第二節 博弈類型的研究與決策均衡問題
一、動態博弈文獻綜述
二、博弈類型
三、博弈論的幾個經典模型
四、博弈模型在中國經濟政策制定領域應用研究概述
第三節 政府、銀行、房地產商博弈模式研究的合理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三、結論
第四章 房價調控政策博弈行為研究
第一節 銀行間動態博弈仿真研究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三、數學模型和算法
四、實證結果
五、結論
第二節 銀行與房地產商之間的博弈研究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第三節 模型與算法
一、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
二、概率轉移矩陣估計
三、馬爾科夫決策過程與DQN算法
四、實證結果
五、結論
第五章 國內外房價調控政策評價
第一節 中國歷年房價調控政策評價
第二節 國外歷年房價調控政策評價
一、美國
二、英國
三、德國
四、法國
五、日本
六、其他典型國家
第六章 房價調控政策仿真與模擬
第一節 政策集合的生成與可行政策集合分析
一、橋模型
二、人工智能算法
第二節 最優可行房價調控政策集合與經濟分析
一、第一個橋:從政策到宏觀變量
二、第二個橋:建立宏觀因子分別對社會福利和社會成本的影響的模型
三、不受限政策模擬
四、受限政策模擬
第三節 政策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全球房價調控政策整理與總結
第一節 房地產市場價格決定及影響因素
自從市場化改革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走向成熟。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決定及影響因素有很多,房地產既受到傳統的供給因素的影響,同時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1)房地產市場價格。房地產市場價格是影響房地產供給的首要因素,因為在成本既定的情況下,市場價格的高低將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盈利和盈利多少。一般而言,當價格低於某一特定水準,不會有房地產供給;高於這一水準,才會產生房地產供給,而且供應量隨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價格的降低而減少。
(2)土地價格和城市土地的數量。土地價格是房地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城市中目前土地費用占商品房總成本的30%左右。土地價格的提高將提高房地產的開發成本,對此房地產開發商一般會採用兩種可選對策:一是增加容積率,使單位建築面積所含的地價比重下降,消化地價成本的上升,從而有利於增加房地產供應;二是縮小生產規模和放慢開發進度,從而會引起房地產供給的減少。
城市房地產的供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夠供給城市使用的土地數量。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準越高,特別是農業生產力水準越高,則可提供給城市使用的土地就越多。換言之,城市土地的供給水準必須與經濟發展,特別是農業發展水準相適應。
(3)資金供應量和利率。由於房地產的價值量大,開發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除自有資本金投入外,還需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貸款的支持。據統計,房地產開發資金中直接和間接來自銀行貸款的金額約占總金額的60%,依存度很高。因此,國家的貨幣政策對房地產供給的影響極大。貨幣供應量緊縮,對企業的開發貸款減少,建設資金緊缺,必然導致房地產供給量下降;反之,貨幣供應量擴張,對企業的開發貸款增加,建設資金充裕,則房地產供給量上升。同時,房地產開發貸款利率的高低也會對房地產供給帶來重大影響,若銀行的貸款利率提高,會增加利息成本,在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勢必減少利潤,影響開發商積極性,導致供給量減少,反之則相反。所以,銀行的信貸政策是調節房地產供給的重要因素。
(4)稅收政策。稅收是構成房地產開發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收和稅收遞延,就會降低房地產開發成本,使同量資金的房地產實物量的供給增加,會提高開發商盈利水準,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從事房地產開發,最終增加房地產的供給量。反之,若增加稅費,則會直接增加房地產開發成本,使同量資金的房地產實物量的供給減少,降低開發商盈利水準,使開發商縮小其投資規模,甚至將資本轉移到其他行業中去,從而導致房地產的供給量減少。
(5)建築材料供應能力和建築能力。建築材料如鋼材、木材、水泥、平板玻璃以及建築陶瓷等,其供應能力是制約房地產開發規模和水準的物質基礎。建築能力包括建築技術水準、裝備水準、管理水準以及建築隊伍的規模等因素,是決定房地產供應水準的直接因素。。
(6)房地產開發商對未來的預期。這種預期包括對國民經濟發展形勢、通貨膨脹率、房地產價格、房地產需求的預期,以及對國家房地產信貸政策、稅收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預期等,其核心問題是房地產開發商對盈利水準即投資回報率的預期。若預期的投資回報率高,開發商一般會增加房地產投資,從而增加房地產供給;若預期的投資回報率低,開發商一般會縮小房地產投資規模或放慢開發速度,從而會減少房地產供給。
(7)經濟活動與房價。房價和產出缺口可以衡量實際GDP和實際趨勢GDP的百分比差額,能夠暗示房價和經濟週期的轉折點。但有的國家實際房價水準的轉折點慢於經濟週期的轉折點,因為實際房價通常只在經濟週期的峰頂(谷底)變得消極(積極)。有的國家即使經濟活動放緩,房價也在上升,但這也不意味經濟活動與房價的聯繫減弱。如「9/11」事件之後,股市證券泡沫爆裂造成房價與經濟活動的關係減弱被恐怖活動進一步強化,使得資金從股市轉向了其他資本市場,倒使房市猛漲。因此,實際上可以說房價引導著實體經濟甚至是宏觀經濟的發展。
經濟活動中,通貨緊縮、通貨膨脹、貨幣衝擊都有可能對房價產生重要影響。理論上貨幣衝擊最初的影響可能是對靈活資產價格產生影響,而靈活資產價格和頑固商品價格或是勞動力價格的結合可能會導致資產價格的「過度調整」。證券市場、銀行市場、金融經濟市場的資產價格和不動產價格緊密相連,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這些市場正好一片欣欣向榮,房地產的價格也會受此影響。
(8)個人投資借貸與房價。房價的持久變化影響著家庭感知和終身財富,而家庭感知與終身財富又反過來影響著家庭的消費借款計劃,因為大多數人想在生命週期中平穩消費,更希望自己的資產能夠平穩增值。人們的期望——租金或是資產升值,就是投資房地產動力的源泉。人們希望投資能夠穩定升值帶來收益。有的家庭可以直接購買投資,有的只能靠貸款或是借貸。而借貸能力與借貸資本家調控價格或是利息上漲也有一定的關係,這取決於當時經濟的結構和抵押借貸市場的結構。這樣,如果房屋所有者為了更多的投資,抬高房屋價格,房價便會上漲。
(9)利率匯率與房價。利率對房地產投資規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利率作為投資的機會成本對房地產總投資的影響。在投資收益不變的條件下,利率上升導致投資成本增大,使得投資收益低的投資者退出投資領域,而抑制了房地產投資需求。相反,利率下跌抑制了投資成本,刺激投資需求增長。
利率作為投資活動的槓桿,其變化會影響房地產投資結構的變化。其影響主要通過部門、地區、行業的預期收益率對比關係來體現。利率越高,越集中於期限短、收益高的項目。
利率與兩個團體有關——高端投資者和低端投資者。高端投資者主要是持有自有資金,對利率變化不敏感;而低端投資者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對利率的變化更加敏感。
匯率,也稱為匯價,即買賣外匯的價格。一般而言,匯率變動導致短期資本存放行流動,當然,匯率誘因需要與其他投資誘因結合在一起,才能促使資金的流入。外資企業通常一方面投資房地產公司的股票債券等,對於這方面來說,由於證券市場已經脫離生產活動獨立運行,因此,匯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間接的。另一方面來炒作房地產本身,房地產的短期投資者會利用一段時間的地產價格或是價格的變動來進行低買高賣的投機操作。在投資期間,如果市場匯率發生變化,投資的實際回報率會更高,加大對房地產的投資,也提高了房價;反之道理相同。
另外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由於篇幅原因我們不一一列舉,比如徐靜和武樂杰(2009)總結了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十個因素:①成本費用因素,包括土地、建築物建造成本、其他費用。②房地產供求因素,包括住房需求量、房地產開發量等。③經濟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狀況、物價狀況、居民收入狀況等。④人口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家庭結構等。⑤社會因素,包括社會治安、城市化水準、消費心理等。⑥行政(政策)因素,包括土地與住房制度、房地產價格政策等。⑦區域因素,包括所處地段的市政基礎設施、交通狀況等。⑧個別因素,包括朝向、結構、材料、功能設計、施工質量等。⑨房地產投機因素,投機者在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活動。⑩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地質、地形、地勢及氣候等。


產品責任險:
本產品已投保新光產物產品責任保險$100,000,000元。(保險證號:130004AKP0000791)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政策宣導

  • 為防治動物傳染病,境外動物或動物產品等應施檢疫物輸入我國,應符合動物檢疫規定,並依規定申請檢疫。擅自輸入屬禁止輸入之應施檢疫物者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應施檢疫物之輸入人或代理人未依規定申請檢疫者,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 境外商品不得隨貨贈送應施檢疫物。
  • 收件人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規定,未將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送交輸出入動物檢疫機關銷燬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寄送時間:預計訂單成立後 7 個工作天內送達(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如專櫃商店有約定出貨日將於約定出貨寄送。
送貨方式:透過宅配或是郵局配送。
您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且聯繫不上逾三天者,您的訂單將被取消並退款。
送貨範圍:限台灣本島地區。
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若有台灣本島以外地區送貨需求,收貨人地址請填台灣本島親友的地址)。
? 根據消保法規定,消費者享有商品到貨7天猶豫期之權益,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退回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且包裝完整(請保持商品、附件、包裝、廠商紙箱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之完整性),否則恕不接受退訂。

? 若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若有退訂需求,請於到貨7天內至【我的帳戶】點選退貨申請並於退貨申請網頁填妥相關資料,並將原商品備妥並自行負擔運費將退貨商品寄至【專櫃商店地址(請透過「私訊」與專櫃商店確認退回地址)】,您退回之商品將由專櫃商店進行驗收。

? 若退款過程中需請您提供銷退憑證文件(如折讓單、公司戶發票),請將所收到的發票以掛號方式寄回至商店街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地址:(106)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5樓。

? 退回之商品應保持原商品完整包裝,連同零配件、贈品、使用手冊、註冊回函…等,勿缺件,外盒勿損毀,請以專櫃商店寄送時的原始包裝再原封備妥,若紙箱已遺失,請於商品外盒上再包裝,勿直接讓商品原廠外盒粘貼宅配單或書寫文字,原廠外盒損毀或是商品缺件,將無法受理退貨或視損毀程度折扣退款金額。

? 專櫃商店於收到商品並確認驗收無誤後,將於7個工作天內進行退款流程,退款日當天會發送mail至您的聯絡信箱。

詳情請見 PChome 24h購物 購物說明
如對本產品有任何問題,請洽 PChome 24h購物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