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C 周邊 NB 通訊 數位 家電 日用 食品 生活 休閒 美妝 衣鞋包錶
PChome > 商店街首頁 > 3C周邊 > PChome 24h購物
 


〈商品編號:M66827555〉
獲得現金積點:6 (1點=1元) 說明
 

中原與閩台淵源關係研究三十年(1981∼2011)(修訂版)

建議售價 $650
一次付清特價 85 折 553
0利率分期價
30利率 每期$184 接受29家銀行
60利率 每期$92 接受29家銀行
信用卡紅利折抵刷卡金 ( 接受18家銀行紅利折抵辦法 )
付款方式 
運  費

購物車滿 490 元(含)以上免運費,未滿者自付運費
宅配 75***
商品所在地 台北市
 

貨到通知我貨到通知我
加入追蹤加入追蹤 留言版留言版(27730)
分享到
 
<內容簡介>

唐初為鞏固和拓展唐王朝在九龍江流域的統治與管轄,是固始人的第一次移民;唐末光州刺史王緒為躲避軍閥秦宗權的追剿,是固始人的第二次移民。固始人兩次大規模入閩對福建經濟社會發生很大的影響,其後大陸遷台移民中固始人又佔了十之七六。但是,很長時間無論是學界或民間並不甚明白八成臺灣姓氏族譜上為何註明「祖上來自光州固始」,直到1981年廈門大學黃典誠教授發表《尋根母語到中原》,謎底才得以揭開。
本書按照不同時期的取向,將30年研究成果大致歸納為尋根、記憶和認同三個主題,從而揭示學術研究背後的中國社會特別是兩岸關係的變遷;可以認為本書從一個側面反映或折射出30年兩岸關係的基本走向:從血緣認同、文化認同,到國家認同,成為基本趨勢和發展方向,因此本書之出版亦是30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見證。


★目錄:

目錄
序 13
代前言 16
書 21
尋根母語到中原 44
緬懷中原(固始)與閩台淵源關係研究的開拓者黃典誠教授——兼論尋根之旅的緣起 46
一千年前是一家——台閩豫祖根淵源初探 53
一、四次人口大交流 54
二、開漳聖王陳元光 55
三、閩王王審知 56
四、關於鄭成功墓的調查 57
五、祖根在河南固始 59
台閩豫祖根淵源再探——兼論何處是鄭成功之墓 61
一、臺灣自古屬於中國 61
二、臺灣山胞也是一家人 62
三、臺灣同胞祖根在中原 63
四、何處是鄭成功之墓 67
1.臺灣和福建沒有鄭成功自己的陵墓 67
2.河南固始發現身穿鄭成功官服的陵墓 68
3.鄭氏祖根在河南固始 69
三探台閩豫祖根淵源——方言民俗探微 72
一、方言土語尋根 72
二、源遠流長的河洛話 74
三、固始皮影與閩台皮猴戲 78
四、民間風俗探微 79
1.舊式婚姻程式 79
2.喪事俗例 81
3.其他俗例 82
台閩豫祖根淵源研究的緣起 84
固始發現鄭成功墓的調查 84
福建調查的收穫 84
臺灣同胞祖根問題研究會 85
信陽地委召開臺灣同胞祖根問題座談會 85
臺灣同胞祖根問題研究會 86
歐潭生「三探」與豫閩台淵源關係研究 89
海內外尋根浪潮與豫閩台淵源關係研究發軔 89
歐潭生「三探」與豫閩台淵源關係研究興起 91
論固始尋根 96
一、譜志中反映的根在固始的移民 96
二、中原南遷移民潮中的「光州固始」 103
1.對東南地區最有影響的三次中原士民南遷 103
2.王氏閩國與東南文化中的「固始」情結 105
3.唐代的固始:豫閩兩地永遠的印痕 106
4.打固始品牌,建尋根基地 108
中原姓氏尋根概述 110
一、中華民族的姓氏之根在中原 110
二、人文始祖尋根與姓氏尋根 112
三、都城尋根與姓氏尋根 115
四、門類文化尋根與姓氏尋根 117
五、獨具特色的固始尋根 120
開漳史事與雲霄節俗 124
陳元光後裔遷台族譜資料及其初步考察 127
一、閩台族譜關於陳元光後裔遷台的記載 127
二、陳元光後裔遷台有關問題的初步考察 135
關於陳元光入閩的幾點看法 142
一、陳氏家族住地的變遷 142
二、陳政父子入閩兵源 145
三、陳元光建漳的歷史影響 147
陳元光與閩台民俗 149
客家與中原關係芻論 155
一、從中原人口南遷看客家血統源流 155
二、從中原塢壘堡看客家居住風俗 159
三、從中原姓氏起源看客家大姓祖根 161
四、從譜牒堂號認識客家根源 164
從中原人口南遷看閩台姓氏源流 168
一、中原人口入閩的歷史問題 168
二、閩台姓氏根在中原 170
從固始到福建再到臺灣和海外——黃敦、黃膺兄弟移民南下個案研究 174
一、黃氏兄弟的南遷入閩 174
1.王審知的入閩和黃氏兄弟的南遷 175
2.虎丘黃氏的肇基繁衍 175
3.青山黃氏發展播遷 176
二、黃氏兄弟的向外發展 176
1.在大陸間的播遷 177
2.往臺灣和海外的移民 178
三、黃氏兄弟後裔英才輩出 179
1.黃敦衍派英才輩出 179
2.黃膺後裔人才濟濟 181
從族譜資料看開漳 184
一 184
二 185
三 197
四 198
關於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幾個問題 200
一、陳元光的籍貫 200
二、陳元光平「蠻獠嘯亂」的性質 203
三、陳元光的世系 204
陳元光籍貫考辨 207
一、廣東揭陽說 207
二、河東說 208
三、固始縣說 210
四、河南潢川說 213
陳、林、黃、鄭四姓的入閩及其在閩台的興盛 217
一 217
二 219
三 219
四 221
五 222
六 222
七 225
八 226
九 227
十 229
十一 229
李姓的起源及其向閩臺地區的播遷與壯大 232
一、前言 232
二、李姓的起源及唐以前李姓在中國北方的播遷 232
1.李姓源於嬴姓說 233
2.李姓源於老姓(氏)說 233
三、唐以降李姓由北方向閩地的遷徙 234
四、明末以降李姓由閩粵向臺灣的遷徙 238
古代河南的四次政治性外遷移民及其影響 242
一 242
二 245
三 248
關於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取向 252
一、延伸性研究 252
二、精細化研究 254
豫閩方志中所見之陳元光籍貫及相關問題再探討 263
一、關於陳元光的籍貫問題 263
二、方志中記載的豫閩地區陳元光的祠廟及信仰 264
關於陳元光與閩南開發研究的幾個問題 271
一、回顧 271
二、存在的問題 273
三、對下一步工作的幾點建議 274
范祖禹《王延嗣傳》及閩國史料的新發現 278
一、范祖禹撰寫《王延嗣傳》的經過 278
二、范祖禹《王延嗣傳》的史料價值 279
三、王延嗣其人 281
四、從《王延嗣傳》看固始王氏 283
五、《王延嗣傳》與王審知的重大決策 285
應該重視宋人對閩人皆稱固始人的評析——兼論陳政、陳元光自粵入閩說 289
一、宋人對「今閩人皆稱固始人」現象的評析 289
二、史籍與地方誌關於陳元光籍貫的幾種說法 298
結語 305
從開漳聖王探索固始原鄉 308
一、前言 308
二、臺灣人信仰的開漳聖王 309
三、陳元光對漳州地區的功績 309
四、有關陳元光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310
1.陳元光真有其人嗎 310
2.唐初平定蠻獠,開發漳州的真實性 311
3.舊例無改,新例無設 312
4.閩粵人自稱唐人 312
五、閩南人有關陳元光的野史傳說 313
結語 314
論固始移民對閩南文化形成及傳播的影響 315
一、歷史上的中原移民入閩 315
(一)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315
(二)固始三次較大規模的移民入閩 316
二、陳元光開漳活動是閩南文化形成的主要影響源 318
(一)三次移民入閩對閩南文化形成的不同影響 318
(二)陳元光卓著的開漳功績 320
三、閩南文化是聯結海峽兩岸的重要精神紐帶 322
(一)閩南文化的基木內涵 322
(二)閩南文化隨著臺灣的開發傳播入島 323
(三)閩南文化成為今天臺灣的主流文化 323
「光州固始」的歷史文化解讀 327
一、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光州固始」 327
1.「光州固始」與地理沿革 327
2.「光州固始」與地理環境 328
二、從史料文獻的角度看「光州固始」 328
三、從家乘譜牒的角度看「光州固始」 332
分?與聚合——閩南對中原文化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335
一、分?——在移徙中完成 335
二、聚合——在認同中強化 341
從歷史向文化的演進——閩台家族溯源與中原意識 349
一、核心與邊陲的心態交織 349
二、演進中的歷史與文化 351
三、歷史與文化演進的永久意義 354
從信仰文化論中原與閩台淵源——以詹敦仁信仰為例 356
一、前言 356
二、移民神的定義與發展 356
三、詹敦仁信仰 358
四、田野調查 363
五、結語 366
開漳聖王與臺灣文化地理 372
一、祭法規範的崇祀神祇標準 372
二、神祇與神廟是地區的神聖中心 374
三、宗教是文化散傳播的重要現象 375
四、開漳聖王在閩南漳州 376
五、臺灣的開漳聖王及其文化地理 379
六、結論 383
論中原閩營人及其媽祖信仰 386
一、中原閩營人 386
二、閩營人與媽祖文化傳播 389
三、閩營人媽祖信仰的思考 391
固始移民與兩岸三地尋根資源之整合 397
一、問題之提出 397
二、移民資源 398
三、姓氏資源 400
四、信仰資源 403
五、結論 405
豫閩台兩岸三地尋根文化品牌建設研究 407
一、尋根旅遊的興起 407
二、尋根旅遊開發的意義 408
(一)激發民族自尊感和麥國心 408
(二)巨大的帶動作用 409
三、尋根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410
(一)產業運作模式單一 410
(二)文化淡化經濟過重 411
(三)目光短淺,缺乏策略 411
四、尋根旅遊發展策略研究——豫閩台三地尋根品牌建設 412
(一)以整體眼光建設尋根旅遊品牌 413
(二)構建區域尋根旅遊支援系統 414
(三)注重實效,放大文化品牌效應 414
河南涉台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 416
一、河南涉台文化遺產概況及其特點 416
1.陳星聚陵園 416
2.曹謹故居與曹謹墓 417
3.張璽墓及墓碑 417
4.鄭成功墓 418
二、河南涉台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及其存在問題與困難 419
1.河南涉台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現狀 419
2.河南涉台文化遺產保護的大致情況 420
3.河南涉台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420
三、河南涉台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對策與建議 421
1.進一步加大涉台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政策支援與資金扶持   421
2.進一步做好涉台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和保護利用規劃的編制實施工作 422
3.進一步完善對涉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與責任機制 422
4.正確處理好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的關係 423
附:中原與閩台淵源關係研究大事記 425
後記 463
產品責任險:
本產品已投保新光產物產品責任保險$100,000,000元。(保險證號:130004AKP0000791)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政策宣導

  • 為防治動物傳染病,境外動物或動物產品等應施檢疫物輸入我國,應符合動物檢疫規定,並依規定申請檢疫。擅自輸入屬禁止輸入之應施檢疫物者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應施檢疫物之輸入人或代理人未依規定申請檢疫者,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 境外商品不得隨貨贈送應施檢疫物。
  • 收件人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規定,未將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送交輸出入動物檢疫機關銷燬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寄送時間:預計訂單成立後 7 個工作天內送達(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如專櫃商店有約定出貨日將於約定出貨寄送。
送貨方式:透過宅配或是郵局配送。
您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且聯繫不上逾三天者,您的訂單將被取消並退款。
送貨範圍:限台灣本島地區。
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若有台灣本島以外地區送貨需求,收貨人地址請填台灣本島親友的地址)。
? 根據消保法規定,消費者享有商品到貨7天猶豫期之權益,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退回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且包裝完整(請保持商品、附件、包裝、廠商紙箱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之完整性),否則恕不接受退訂。

? 若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7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若有退訂需求,請於到貨7天內至【我的帳戶】點選退貨申請並於退貨申請網頁填妥相關資料,並將原商品備妥並自行負擔運費將退貨商品寄至【專櫃商店地址(請透過「私訊」與專櫃商店確認退回地址)】,您退回之商品將由專櫃商店進行驗收。

? 若退款過程中需請您提供銷退憑證文件(如折讓單、公司戶發票),請將所收到的發票以掛號方式寄回至商店街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地址:(106)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5樓。

? 退回之商品應保持原商品完整包裝,連同零配件、贈品、使用手冊、註冊回函…等,勿缺件,外盒勿損毀,請以專櫃商店寄送時的原始包裝再原封備妥,若紙箱已遺失,請於商品外盒上再包裝,勿直接讓商品原廠外盒粘貼宅配單或書寫文字,原廠外盒損毀或是商品缺件,將無法受理退貨或視損毀程度折扣退款金額。

? 專櫃商店於收到商品並確認驗收無誤後,將於7個工作天內進行退款流程,退款日當天會發送mail至您的聯絡信箱。

詳情請見 PChome 24h購物 購物說明
如對本產品有任何問題,請洽 PChome 24h購物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