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商店
今日商品數 24
評價分數 (74)
留言版 (25)
.商品所在地 台中市

訂閱商店電子報與EDM
看所有商品列表 »
看最新上架商品 »
CO2超臨界系列
《需求分類》
活動專區
團購優惠區
商店介紹
購物說明
購物車
留言版 (25)
客服
回首頁
百禾
  『百禾』的堅持: 1.不參雜任何化學藥劑。 2.對人體絕不產生副作用。 3.對人體提供明確幫助。
PChome > 商店街首頁 > 保健 > 百禾 > 客服中心
商店公告
常見問題
Q1. 薑黃,是我們常吃的薑嗎?
A: 薑黃,是我們常吃的薑嗎?非也。薑黃雖然是薑科植物的一種,但並不是我們一般吃的薑母鴨或薑絲炒大腸所使用的薑。薑黃是數千年來在印度醫書《阿育吠陀》(Ayurveda)和中藥裡常見的一種藥材,也是好吃又便宜的辛香料,我們常見的咖哩帶著極其鮮豔的黃色,就是因為薑黃的成份。 薑黃(Curcuma longa L.)為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 sp.)的植物,原產於印度、東南亞、中國的四川、廣東、雲南一帶,以及台灣,主要是使用其根莖部份。
Q2. 薑黃素小百科
A: 薑黃(Jiang Huang),為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 sp.)植物,產於印度、東南亞、大陸四川、雲南、廣東一帶及台灣,主要是使用其根莖部分。

根據中醫典籍記載,其藥性:味苦、辛、性溫,歸肝、脾二經,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主治胸腹疼痛、風濕肩背痛、病毒性肝炎、動脈粥狀硬化。其藥理作用有降脂、保肝、抗氧化、利膽、抗腫瘤等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肥胖是因為體脂肪代謝失衡的一種症狀,高血糖是消化吸收後血糖代謝失衡的一種症狀,高血脂(膽固醇、甘油三脂)也是代謝失衡的一種症狀,最後演變成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腫瘤、脂肪肝、肝硬化、腎臟病、痛風等種種疾病,這全都是肝不好造成代謝失衡的緣故。

目前世界各國大量投入人力研究薑黃素,是因為它有可能成為治療癌症、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油切減肥等的新藥。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碩士/楊來發
Q3. 薑黃素4大好處:『科學人』雜誌61期
A: 1.促進食慾:含有辣味香辛料,會讓胃液分泌,促進唾液產生,進而加速腸胃蠕動,引起食慾。
2.促進血液循環:辣味香辛料會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的目的。
3.消炎作用:薑黃素能協助傷口復合,具消炎及抗老的效益。
4.抑制癌細胞:薑黃素可以減少因自由基或氧化壓力引起的基因突變,抑制許多致癌物引起的細胞癌化。
資料來源:『科學人』雜誌61期
Q4. 多吃薑黃素:時報週刊第1524期
A: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爾拉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咖哩粉含有的薑黃素以及市面上販售的薑黃粉,有助於防範並治療「阿茲海默症」。

國外研究發現,印度老年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率遠低於西方人,尤其是美國,有四倍之多,於是科學家很好奇,開始從印度人的飲食著手研究,結果發現,印度人不易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原因,與他們大量食用咖哩有極密切的關係。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咖哩所含的薑黃素(Curcumin),可以抑制β類澱粉蛋白的聚合顆粒沉積在腦神經突觸的間隙,也就是說,薑黃素可以幫助清理人體腦部,促進有毒蛋白質的沉澱,避免記憶力的損失和混亂,減少阿茲海默症(即俗稱的老人痴呆症)。因此,要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與其花錢買一堆維他命,還不如一周吃一次咖哩來得實際。

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薑黃素進入人體腸胃道後,很快就會被分解吸收代謝,不易進入人體血液,通過血腦障壁,進而修補生病的器官。所以,要達到治療效果,必須服用很大的量,來提高血液中薑黃素含量的濃度。而且,薑黃素是脂溶性,跟食物一起食用,較易被人體吸收。

時報週刊第1524期2007/5/4第92頁
Q5. 台灣的薑黃研究-1【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3月號】
A: 來自薑「黃」與鬱「金」的薑黃素已經成為新藥研發的「黃金」,因為薑黃素的低毒性與多功能性,使得它及相關的植物(莪朮、生薑、月桃等)中的成份受到許多關注,科學界也投入相當的研究能量。對薑黃素的研究最不遺餘力的當屬印度人,因為薑黃不但是他們的「國藥」,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當我到國外開會發表與薑黃素相關研究的論文時,最感興趣的也是印度人。在台灣關於薑黃素的研究也不算少,台大的林仁混與蕭水銀早在1991年就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薑黃素對致癌基因c-jun的抑制作用和防止癌化的機制,2001年,鄭安理與林仁混在台大醫院進行薑黃素防癌研究的第一期臨床實驗,開啟薑黃素進入臨床應用的第一扇門。同年我在前台大李源德與黃慧貞的指導下,研究薑黃素在降血脂與抗動脈粥狀硬化的機制,發現薑黃素對動脈粥狀硬化過程中不正常的發炎細胞聚集及過度增生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在高血脂糖尿病的動物模式中,我們也發現薑黃素對降血糖和減少血中膽固醇有明顯的作用。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3月號】